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手记
心 桥
分享到:
作者:谢颖  发布时间:2016-11-15 10:03:57 打印 字号: | |

    “姐姐,我是王盼啊,我考上湖南大学法学院啦!”一大早才打开手机,就接到了报喜的电话。三年来,与那个曾经风雨飘摇的家庭共同走过的日子,如此清晰地在眼前重现。
    三年前,在基层法庭工作的我接手了一起民事赔偿案件,死者才四十七岁,是个农民,事发的当天他正拖着劳累的身体在水田里为已抽穗的庄稼治虫,祸从天降,一辆载满工具的施工车经过时不慎将一根横荡在空中的电线挂断,电线掉落到水田里,他当场触电身亡。当地的村民这样形容他的家:“上有老,下有小,中间夹个宝。”母亲七十三岁,眼睛患有白内障;妻子四十四岁,有间歇性精神病;女儿王盼十五岁,初中三年级学生,儿子王威七岁,先天性脚掌畸形。没有请律师,由当地的司法所进行法律援助。开庭的当天,驼着背的老人努力睁着混浊的泪眼,颤抖的手一边牵着一瘸一拐的小孙子,另一只手扯着一脸傻笑,不停地东张西望的媳妇,步履艰难,仿佛这个世界所有的重量都沉沉地压在她身上。十五岁的王盼低垂着头跟在后面,两只手捧着父亲的照片,看不到她的表情。旁听席上黑压压地挤满了死者村上的村民们,我不记得作为被告的几方当事人在法庭上是如何剑拔弩张的相互争执推诿,只记得庭开到了一半,就有村民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说安顿在休息室的死者妻子走丢了,旁听的人散了一半,大街小巷地到处寻人去了。这起案件在当地引起了重大的反响,我和同事们顶住重重压力,苦口婆心做通了涉案的电力部门、施工单位、村委会的工作,案件最终以调解结案,最后一笔赔偿款也终于在开学前到了位。
    案结了,事也了了,可当我从村干部口中得知一向品学兼优的王盼辍学的消息时,我无法平静。或许,是因为生活巨大的变故,才让作为家中长女的她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吧?我和同事们顶着炙热的太阳辗转到了王盼偏远的家,这个失去了顶梁柱的家破散得让人掉泪,瘦弱的她正满头大汗地为一病不起的奶奶擦身子,看到我们,她一句话也不说。邻居告诉我们,王盼的成绩一直很优秀,她最大的愿望是考上大学。我们看到了满墙的奖状,看到了破书桌上整齐的书本,也看到了一颗在困境中茫然挣扎的心。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和多方的奔波,王盼、王威所在的学校为她们两姐弟减免了部份学费,在全校也掀起了献爱心的热潮,当地的村委为王盼一家申请了低保,将她神志不清的母亲送入医院接受治疗••••••九月明媚的阳光下,王盼重新背上了书包。
    我告诉她,在汶川大地震中数以万计的家庭破碎,但仍有无数的人在坚强的生活,在废墟上重树梦想,只要不放弃,就会有希望!一直低头不语的王盼忽然对我说:“姐姐,请你把这个送给我好吗?”她的手指向我胸前那枚鲜红的法徽。我知道法徽不能送人,可是,如果一枚法徽能重新燃起一个女孩对生活的希望,我又怎么忍心拒绝呢?像一棵在岩石缝里长出的小树,王盼一天天变得坚强而沉稳,我从信件,从电话,从那倔强的眼神里,见证着她一点一滴的变化:成绩又进了一个名次,家里的田承包了出去、奶奶的眼睛做了手术,快倒塌了的房子村上的伯伯叔叔帮忙重建了,弟弟明年准备做脚部的矫形手术••••••我也在工作之余为她搜集学习资料,为她申请困难救济,为她打听弟弟做手术的医院••••••一个人的力量不够,院团委、院党支部、市妇联都伸出了援手,大家都在为这个苦难的家庭默默加油。现在,没有任何困难可以阻止一个小女孩的梦想开花,哪怕开出的只是最卑微的小野花。
    七一前夕,我和同事们再次来到了王盼家,不仅送去了大家的筹集的心意,更是受王盼的邀请为她来完成一个特殊的任务——帮助她填报高考志愿。三年前那个被泪水淹没的家庭终于有了像阳光一样晴朗的欢笑,那个一度在人生低谷徘徊的小女孩作出了报考湖南大学法学院的决定。“我也想做一名法官,像你们一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去帮助更多的人!”王盼向我摊开手,三年前的那枚法徽在她的手心熠熠生辉。
    当喜讯传来,我仿佛看到了受尽风吹雨打的野藤上,开出了绚丽的花朵,这花朵,是一个平凡小女孩的梦想,是我们所有对生活充满信心的人的梦想,更是这个社会真善美共同孕育出来的梦想!不放弃,不妥协,不退缩,这个贫困的农家女孩用坚韧实现着梦想,作为法官的我们不也是一直在坚持着自己的梦想吗?像一个个桥梁工人,将濒临破裂的家庭之桥加固,将千疮百孔的灵魂之桥修补,将堵塞的心灵之桥疏通,将荒芜的希望之桥重树!现在,我们用爱驱散了笼罩在王盼心灵之桥上的阴霾,但也许还有无数个王盼需要我们,同时,也会有无数个王盼承接起我们,将爱心之桥永远地延伸!

来源:湘潭市中级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