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十年了,这赔偿金我终于拿到了,谢谢法院,谢谢!”、“感谢法院体谅我们群众的不易,也谢谢你们的坚持,我和女儿能破镜重圆”。近日,临湘市人民法院成功执毕一起积压十年的交通事故案,获双方当事人连连道谢。
查无财产 执行陷僵局
2011年7月,郭某因违反载物要求、会车时未保持安全距离,在未取得驾驶证的情况下驾驶三轮摩托车装载着旋耕农具与相向朱某驾驶的两轮摩托车相接触,造成朱某摩托车后座两人受伤的交通事故,法院审理后判决郭某赔偿两受害人(均系朱某家人)的损失及医疗等相关费用4万余元。判决生效后,郭某一直未履行义务,朱某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立案执行后在十年里辗转经历了三位承办人,均因为被执行人郭某查无财产可供执行而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截至2021年,该案重新恢复执行,法院已经对郭某执行司法拘留两次,郭某仅偿还医疗费4000元,剩余赔偿款均未偿还。据了解,申请执行人朱某家庭系其村组精准扶贫对象,被执行人郭某2000年离异,又因身体原因无法劳动,仅靠低保和微薄补助度日,唯一的女儿也远在广东,因父母离异后父亲性格过于强势而导致两人间十几年无交集。了解到的种种情况让执行人员犯了难。
核查线索 良机初显露
一次约谈中,朱某偶然间提出郭某现居住房屋是否是其财产?事情似乎出现了转折,法院立即行动,进一步核查该情况。根据相关审批材料显示和走访调查的结果,最终确定该房屋是郭某前妻朱某所有,建房费用也是女儿支付的,目前郭某只是借住。正是“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执行人员暗自琢磨着,即便法律上不存在父债子偿的规定,但父女俩关系闹得如此僵,女儿还愿意将房屋借给父亲住,到底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血脉亲情,是否可以尝试让郭某联系一下其女儿。而且该案也拖了这么久,好不容易有了帮朱某拿到赔偿款的机会,随即便与郭某沟通。
郭某却一直声称与女儿形同陌路,不愿寻求女儿帮助,当下否决了此建议。“郭某定是舍不下面子求帮忙,咱不能就此放弃,要不我们自己再联系下?”。随即,执行人员一方面一次又一次的电话与微信联系郭某女儿,一方面也劝解着郭某放下芥蒂,尝试与女儿沟通,人生还有几个十年能浪费。在多次沟通下,执行人员发现其实郭某父女都牵挂着对方,只是两人都不善于沟通,才导致了现在的局面。
执行人员的出发点也从帮朱某拿回赔偿款到希望能改善郭某父女关系,使该案圆满执毕。
积案执毕 亲情终相守
在执行人员多次的劝导下,郭某女儿由最初的冷漠不耐烦到渐渐开始心软松动,最终答应帮父亲偿还部分债务,郭某也接受了女儿的帮助。
鉴于此,2021年8月30日,法院再次约谈朱某,朱某对法院执行人员的负责表示认同和感谢,也间接了解到郭某的现有处境,决定作出让步,提出郭某一次性支付1.5万元赔偿款便同意结案。随后,郭某女儿与亲戚凑齐赔偿款一次性交付给朱某。至此,案件执毕。
在办理结案的时候,办案人员当场拨通了郭某女儿的电话,时隔十年时间,父女俩第一次有了交流。电话中郭某主动承认自己性格太过强硬,对女儿关心不够,女儿也嘱咐父亲平日里少抽烟,主动提出今年过年回家看看,两人在相互叮嘱过程中都感受到了彼此的牵挂,父女俩终于冰释前嫌。
近年来,临湘法院在办理执行案件过程中始终坚持贯彻善意文明执行的理念,既坚持司法公正,又关注人情冷暖;既坚持重拳出击,也讲究方式方法。在一个个具体的案件中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为法治进程的不断前进添砖加瓦。